關于苕皮的那些傳說
發布時間 : 2017年01月05閱讀次數 : 252974
苕皮是一種很受歡迎的風味小吃,說起苕皮這種小吃,就不得不提那些與之相關的傳說。
相傳公元十六世紀,大明萬歷年間。在海邊的一艘中國商船里,兩個操福建口音的陳姓商人正在謀劃著,怎樣把呂宋的國寶,一種該國嚴禁外傳的農作物帶回中國,這在當時可是一件掉腦袋的事情。
最終,兩個中國商人想出了辦法,他們把這種農作物的藤蔓編進竹籃和纜繩內,在出海檢查中蒙混過關。這種農作物來到中原大陸后,被稱作“紅薯”,北方也有叫“地瓜”的,而在荊楚之地,只稱一個字:苕。是的,它就是我們今天的紅薯,紅薯,是一種比較通用的稱呼。
每當秋冬時節來臨,地下的紅薯開始豐腴,城市里各大學府的校門外,就飄來烤紅薯誘人的香甜味道。荊州這個在美食領域創意無限,奇技淫巧層出不窮的城市,豈會只滿足于“烤紅薯”的低級料理方式,不吃出點花兒來能叫荊州人么?于是,用紅薯做的兩種精品橫空出世:一曰苕梗,一曰苕皮。
苕梗類似于北方地瓜干,也有叫苕米的,把紅苕蒸熟、曬干,再經過炒制而成。形狀上,苕梗很像西式快餐里的薯條,但因為經過日曬翻炒,水分消失殆盡,入口嘎嘣脆,一口咬下去,你會想到關漢卿的名句:我就是蒸不爛、煮不熟、捶不扁、炒不爆、響當當的一粒銅豌豆。并不是誰都有一副鐵齒鋼牙,所以苕皮在食客中接受度更高。
苕皮的制作很有儀式感,須得選一個陽光暖融的晴天方能開工。
先將一鍋去皮的紅薯蒸熟,搗爛,零落成泥碾作塵,只有香如故。
在陽光下擱起一個竹匾或者木板,鋪上洗凈的白布,匠人要把薯泥抹到白布上。這道工序是苕皮制作的點睛之筆,難度系數高。一是動作要快,抹時薯泥不能冷,否則涂抹不開。二是要抹得均勻,否則厚薄不均留下空洞影響美觀,也難曬干,這個道理抹過面膜的人都懂。
在溫潤的冬日暖陽里,一位江南女子,左手挽盆,右手持刀,輕擺柳腰,在潔白的棉布上揮灑涂抹,金色的薯泥逐漸鋪滿白布,在陽光的擁吻下四溢出甘美的味道。
碧云天,黃葉地,歲月靜好,淺笑安然。
晾干后的苕皮像一張露天電影的銀幕,用刀分成大小統一的菱形,可用細砂炒,也可用食油炸。油炸后的苕皮卷曲成各種波浪,更有后現代裝置藝術的味道。
丟一片入口,閉上眼睛,紅薯特有的清香,在陽光烘烤后緊致糖分的襯托下更加濃烈,牙齒碾壓著苕皮,苕皮酥脆地四散開來,齒邊傳來苕皮嬌喘的呻吟,仿佛在說著《唐伯虎點秋香》里石榴姐的經典臺詞:不要因為我是一朵嬌花而憐惜我……
即使再普通的食材,在荊州人奇思妙想的制作中,也會變幻成匪夷所思的情狀,撫慰悠長歲月里,那一顆顆始終熱愛生活的心。
這就是關于苕皮的傳說,咱們且不討論傳說的真實性,我們只知道苕皮的確是一道美味。